羌族是一個智慧而尚美的民族,其服飾刺繡工藝精美而色彩絢麗,與山青水綠的自然環(huán)境十分協(xié)調(diào),也是滿目流翠的田間山頭一抹醒目的亮色。“此情有景道不得,羌姑刺繡在前頭”,這句古話便是對羌族山寨處處都有羌女繡花的贊嘆。在羌寨,專心刺繡的羌族姑娘總是一道美麗的民族風景,她們手中流淌出的是羌族燦爛的民族傳統(tǒng)藝術(shù)。羌族的服飾之所以艷麗奪目是因為羌族刺繡那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。
理縣蒲溪鄉(xiāng)的羌族刺繡
2006年7月1日,“首屆中國羌族刺繡大賽”在汶川蘿卜寨云朵羌吧舉行,來自汶川、茂縣、理縣等地的20余位心靈手巧的羌族婦女身著盛裝參加了比賽,她們展示自己的繡品并現(xiàn)場演示她們高超的技藝。早在1996年,汶川縣就被文化部授予“中國羌繡之鄉(xiāng)”榮譽稱號。筆者應邀擔任大賽評委,有幸在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里享受了一場精巧雅致、紛繁多姿的羌族服飾和刺繡的盛宴。羌族服飾的豐富、羌族刺繡的多樣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:刺繡服飾種類眾多,村村不同、寨寨相異;傳統(tǒng)羌族服飾保持著西北游牧民族的特色,立領(lǐng)大襟長袍和粗獷的圖案、濃郁的色彩,無一不張揚著北方民族的性格特征,唯有精致的挑繡圍腰才透出了一絲南國地域的溫婉姿容。這是因為羌族的祖先曾是甘青高原的“西羌牧羊人”,所以羌族不僅保留著西北游牧民族穿長袍的習俗,同時刺繡風格也具有濃郁的北方民族特色。
羌族男女皆穿羊皮坎肩和寬大袍衫、系腰帶,腳穿云云鞋,女子系繡花圍裙和飄帶,戴繡花頭帕。其中刺繡精美的云云鞋可以代表羌族刺繡的藝術(shù)水平,羊角花紋是云云鞋的主要紋飾,因其線條流暢如行云,故得名云云鞋。其實,這與羌人崇拜天神的信仰有關(guān),天神就居住在高高的云空之中。此外,羊角紋還體現(xiàn)了羌人曾以羊為圖騰的古老信仰。關(guān)于云云鞋還有個傳說:相傳,一個生活在湖泊中的鯉魚仙子看見放牧的羌族少年赤腳,十分心疼,于是摘下一朵白云彩,折來一束羊角花,做成繡鞋相贈。后來他們相愛了,成了一對最幸福的人。從此這種有著羊角花紋的云云鞋就成了愛情的象征,羌族民間云云鞋也多作為情感的信物贈送意中人。千百年來,羌族刺繡就這么把美麗點綴在生活中,比傳說和記憶更生動美好。
羌族挑繡圍腰
羌繡的來源說法不一,羌族民間對挑花刺繡有這樣一種傳說:三國以前,羌族婦女能征善戰(zhàn),孔明派姜維到汶山,屢被羌族女將打??;后來孔明就用符咒組成挑花圍腰,送給羌女。羌族婦女爭相效仿,挑花圍腰就在她們中流傳開了。誰知,圍腰上孔明畫的符,把羌族婦女的心給迷住了。從此,羌族婦女便不愿打仗、不再出謀,只知挑花刺繡。傳說不一定可信,但掀開這個傳說的神秘面紗,我們可以推測,羌族挑花刺繡藝術(shù)最初是由漢區(qū)傳入的。這種刺繡藝術(shù),長期在羌族人民中生根,既汲取了漢族刺繡基本針法的成份,又繼承了古羌文化的傳統(tǒng),它的構(gòu)圖、紋彩,早已具有羌族的民族風格和特色,形成了羌族獨特的藝術(shù)珍品。
從明清時期遺留至今的羌族刺繡實物來看,刺繡在羌族地區(qū)極為盛行。其中挑花繡品多為黑底白紋,色彩對比強烈,醒目而調(diào)和,質(zhì)樸而敦厚,有突出的裝飾美。羌族女子10歲左右就要開始學習刺繡工藝,并在出嫁前,需盡其所能繡出幾件最漂亮的嫁衣、最好的云云鞋和最好的鞋墊,否則會被男方輕視。她們既不打樣,也不畫線、繪圖,僅以五色絲線或錦線,憑嫻熟的技巧,隨心應手挑繡出風格濃烈、色彩絢麗、圖案豐富的刺繡紋樣。
羌繡的裝飾美源于精巧的花紋圖案。以五彩絲線或有色棉線為料,挑繡出花卉瓜果、飛禽走獸、松梅竹菊、團花錦簇、魚水和諧等各式花樣與圖案。所繡景物,皆秀麗精致,飽含吉祥如意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美好憧憬:如牡丹象征幸福;瓜果、糧食象征豐收;鳥巢象征喜慶;走獸象征歡樂;魚龍象征吉祥等。羌族刺繡圖案運用廣泛,無論是圍腰、衣襟、袖口、頭帕、枕帕、錢包、香包,還是鞋底、鞋幫、腰帶,都隨處可見。既有美化的功能,又能借助細密的針腳,增強衣物的耐磨性。
云云鞋
羌族刺繡的針法有挑花、挑繡、扎花、扎繡、彩扎、彩挑、素挑、彩扎繡、彩挑繡、勾花、盤花等,可歸納為挑繡、平繡、補繡、鎖繡4類。挑繡細密齊整;平繡清秀明麗;補繡粗獷豪放;鎖繡疏朗有致。在不同的羌寨中,挑花繡品的針法風格也有細微的差異。但是,不論在哪個村寨,羌繡之美都是因為羌女的心靈手巧,無論是一朵花還是一棵草,一只鳥還是一條魚,從她們手中繡出來,都活生生地充滿了靈氣。
滄海桑田,古老的羌族文化能夠在中華大地上綻放光芒,表明羌族文化不容小覷的堅韌。因此,我們相信,歷經(jīng)千年傳承和發(fā)展的羌族刺繡,雖然遭遇了汶川大地震的浩劫,仍將如同浴火重生的鳳凰,煥發(fā)出蓬勃的生命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