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達慕”是蒙古語的音譯,意思是指一種娛樂、游藝的群體活動。這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群眾性盛會。
據(jù)史料記載,“那達慕”的歷史可追溯到宋朝末年和元朝初年。1206年,成吉思汗鐵木真統(tǒng)一了蒙古各部,在斡難河畔召開“忽里勒臺”(大集會),成吉思汗被推為蒙古的大汗。為慶祝此次集會,會后舉行了賽馬、摔跤、射箭及舞蹈表演等活動。這就構成了“那達慕”的雛形?!澳沁_慕”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銘刻在石崖上的《成吉思汗石文》,上面記載了1225年在布哈蘇齊海(今新疆、甘肅邊界)地方為慶賀征服花剌子模(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)戰(zhàn)功舉行那達慕大會的盛況。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,每年都在上都城(今內蒙古正藍旗境內)舉行賽馬活動的“詐馬宴”,宴會之后還舉行娛樂活動。這又在詐馬宴(元朝宮廷或親王舉行的盛大宴會,詐馬是波斯語外衣的音譯,亦稱“衣宴”)的基礎上使得那達慕的活動日趨完善。此后的700多年來,每逢慶祝戰(zhàn)功、祭旗點將、軍民歡聚以及盟旗聚會、敖包祭奠等都要舉行“那達慕”大會。
“那達慕”最初的表演項目只有賽馬、摔跤和射箭等。如今的“那達慕”大會每年舉行一次,已經(jīng)成了草原上喜慶豐收的盛大節(jié)日。舉行的日期一般是在牧草繁茂、牛羊肥壯的七八月間?!澳沁_慕”的規(guī)模大小不等,有有數(shù)十人組成的家庭性的,有數(shù)百人或上千人參與的群體性的,還有上萬人或全盟性的大型的。從古至今,“那達慕”既保留了蒙古民族傳統(tǒng)游藝活動的特點,又添加了現(xiàn)代生活的色彩。除了有賽馬、摔跤、射箭、叼羊、姑娘追、江格爾彈唱之外,還有馬術、賽駱駝、商品展銷、文化交流等項目,融民族、文化、經(jīng)貿(mào)、旅游為一體,給傳統(tǒng)的娛樂活動賦予了現(xiàn)代文明色彩,增強了民俗風情魅力。
過去,那達慕大會期間還要進行大規(guī)模的祭祀活動,喇嘛們要焚香點燈、念經(jīng)頌佛,祈求神靈保佑、消災消難。現(xiàn)在,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、賽馬、射箭、賽布魯、套馬、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(tǒng)項目,有的地方還有田徑、拔河、排球、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。此外,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、馬球、騎馬、射箭、乘馬斬劈、馬競走、乘馬技巧運動、摩托車賽等精彩表演。參加競走的馬,必須受過特殊訓練,四腳不能同時離地,只能走得快,不能跑得快。
當夜幕降臨,草原上飄蕩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,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,人們便沉浸在那達慕節(jié)日般歡樂的氣氛之中。
深受蒙古族群眾喜愛的那達慕,如今還增加了商品交易的內容,成為了蒙古族文化傳統(tǒng)的重要載體。那達慕上舉辦的各項活動,乃是力與美的顯現(xiàn)、體能和智慧的較量、速度及耐力的比拼。
牧民攜家人一起轉敖包祭拜
射箭、賽馬、摔跤比賽結合一起,成為那達慕的基本內容。賽馬前祭敖包求得保佑護助
騎射是馬背民族的驕傲
乘馬斬劈——自古英雄出少年
賽駱駝是近幾年新添的競技項目
射箭比賽一直是那達慕的基本保留項目
蒙古式摔跤今已風靡世界
蕩漾在和布克賽爾草原上的“蒙古長調”。
參考資料:
1.趙朕等編:《少數(shù)民族的風情》,北京:中國旅游出版社
2.微信號-絲路民俗技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