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閉 |
用戶名: |
密碼: |
吳松懿展示收藏的各式瓦貓。新華社記者王冠森攝
在昆明市地鐵4號線上,一段瓦貓報站的視頻引起張才的注意。對于這個琢磨了半輩子的器物,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。
瓦貓,雖冠以“貓”名,卻寓虎于貓,取的是“貓容虎勁”,被認(rèn)為是能看家護(hù)院、驅(qū)邪納福的“鎮(zhèn)宅神獸”,曾廣泛流傳于昆明、大理等地。瓦貓“安家”的地方很講究,通常被放置在屋頂正脊、飛檐或門頭的瓦片上,故得名于此。
48歲的張才是昆明市為數(shù)不多仍在堅持做瓦貓的工匠。作為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承人,他做了30多年的瓦貓。即便是后來搬遷到了樓房,張才還是搭建了作坊,專門用來做各式各樣的瓦貓。
原先,昆明很多老房子門頭上都會放置一只瓦貓。近年來,隨著鋼筋混凝土建筑代替?zhèn)鹘y(tǒng)民居,瓦貓逐步走下屋檐,告別了它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安家之所。
但作為手工藝人,張才想著還是得給它們安個新家。這意味著他需要琢磨年輕人的喜好,在傳承的基礎(chǔ)上做一些創(chuàng)新。為此,他將瓦貓的身體變小,做成可以放在茶幾、書桌上的小擺件。
“手法沒有多少變化,最難的還是拉坯這道工序。先做好它的身子和頭部,再完善五官,通常做好一只瓦貓需兩三個小時?!睆埐耪f,瓦貓頭部塑形是制作過程中最考驗功力的部分。
如今,因為非遺傳承的需要,張才守著作坊的同時,還將主要精力放在授課上。每隔一段時間,他都要前往昆明學(xué)院等高校,為那里的學(xué)生講述瓦貓制作工藝。令他欣喜的是,得益于年輕血液的加入,瓦貓有了更為可愛的一面,被做成了各種卡通式樣的手工藝品。
“沒想到,這些年瓦貓受到一些年輕人的喜愛,有了更廣闊的應(yīng)用空間?!睆埐耪f。
與張才一樣,吳松懿也對瓦貓情有獨鐘。在云南省民族博物館,她收藏了300多只瓦貓,將它們整整齊齊地安放在一個比她還要高的木架上。這些都是她和丈夫從云南各地老房子拆建過程中“搶救”回來的。
吳松懿收集的瓦貓品種繁多、琳瑯滿目:有擺出一副戰(zhàn)斗姿態(tài)的,有齜牙咧嘴笑的,還有呆萌裝可愛的,一旁還放有幾只可放在手心的瓦貓小擺件。
吳松懿介紹,因地區(qū)不同,瓦貓的形象有所區(qū)別。有人總結(jié),呈貢瓦貓像天真的孩子,玉溪瓦貓像留須的巫師,而鶴慶的瓦貓則造型夸張,眼睛外鼓,耳朵直豎,咧著大嘴,露出尖銳的牙齒,看上去很兇。
“只要打聽到哪里有瓦貓,我們就找時間過去。尤其是在一些老房子被拆之前,我們就跟主人商量好,出點錢把它們收回來?!眳撬绍舱f,近20年的收藏,讓木架上的瓦貓都快放不下了。
由于收藏的瓦貓較多,吳松懿經(jīng)常受邀辦展。為了不造成損壞,她每次都是自己開車去,小心翼翼將各式瓦貓層層打包好,放在座位上。
時代在發(fā)展,舊時光里的瓦貓走下屋脊,正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融入社會,不再是那個放在瓦片上的“鎮(zhèn)宅神獸”了。
作者:嚴(yán)勇 曾維 宋晨
資料來源:中國民族報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