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“七一勛章”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29名同志頒授“七一勛章”。其中,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廷·巴特爾在列。
廷·巴特爾,蒙古族,1955年6月出生,1976年11月入黨,是內蒙古自治區(qū)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(zhèn)薩如拉圖雅嘎查原黨支部書記。
1974年,廷·巴特爾從呼和浩特市來到洪格爾高勒鎮(zhèn)薩如拉圖雅嘎查下鄉(xiāng),由一名城市青年成為普通牧民。他認為,人的價值,并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名,生活多么富有,而在于能否深深扎根于群眾,為他們多辦一些實事好事。他說:”我就愿做一棵扎根草原的紅柳,永遠守護這片草原?!?/p>
1993年,廷·巴特爾當選為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,他決心帶領群眾共同致富。1996年,草場分到每戶,廷·巴特爾是最后參與分配的一批,承包的是全嘎查退化最嚴重的一個草場,近6000畝草場大部分被沙地覆蓋,牧草稀疏,大風一起,白沙滿天,與草場毗鄰的高格斯臺河兩旁全是鹽堿地,寸草不生。
面對嚴峻的現實挑戰(zhàn),廷·巴特爾走遍方圓百里的沙窩子,親手繪制治沙地圖,同時托城里的父母送來優(yōu)質草籽、樹種,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。他率先在自家牧場實行“圍欄輪牧”,在當年草質最差的草場上養(yǎng)出了最肥壯的牲畜,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,同時草場生態(tài)得到了顯著改善,得到了牧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。
2006年,他完善劃區(qū)輪牧的方式方法,將草牧場劃分成9塊,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夏季牧場,共1626畝,其余8塊為冬春季牧場、秋季草場、打草場、兩塊牛犢放牧場、備用草場、經濟區(qū)以及生活區(qū)。2005年牧草返青期間,他家的草場植被高度只有9厘米,覆蓋度也僅僅15%;到了2009年,植被高度和覆蓋度已分別達到16厘米和35%。
為了阻止草場沙化退化,勸說牧民“減羊增牛”,廷·巴特爾提出了“蹄腿理論”,就是通過計算蹄腿數量這一直觀化的方式,來向牧民群眾說明“減羊增牛”的意義。按照草畜平衡制度,每5只羊折算1頭牛。養(yǎng)1頭牛,只有4個蹄子踩踏草原;養(yǎng)5只羊,卻有20個蹄子踩踏草原——細算下來,養(yǎng)1頭牛的效益不低于5只羊。因此,他帶頭做“牛文章”:引進西門塔爾優(yōu)質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雜交,利用雜交優(yōu)質發(fā)展培育肥牛。通過多年選育培養(yǎng)高產優(yōu)質母牛,在“少養(yǎng)精養(yǎng)”下實現了恢復生態(tài)、增加收入的雙贏目標。
廷·巴特爾的做法很快在全旗乃至全盟得到重視和推廣。在他的引領下,阿巴嘎旗堅持發(fā)展畜牧業(yè)和保護草原生態(tài)并舉,號召牧民“圍欄輪牧”“減羊增?!?,既保護了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又改善了牧民生活;同時,結合地域資源優(yōu)勢,廣泛種植沙柳、楊柴、榆樹等,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
為了把自己的好經驗好做法讓更多的牧民知道,2009年,在各級黨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廷·巴特爾在家里建起了一座農牧民培訓基地。課堂上,他自己成了講師,掰著指頭給牧民算收入賬、成本賬、勞動賬、生態(tài)賬。他把幾十年在生產中摸索出來的實踐經驗,特別是現代經營理念,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嘎查的農牧民。人們將這個培訓基地稱為“廷·巴特爾大講堂”。在這里參加培訓,可以觀摩廷·巴特爾家及周邊牧民幾十年來治理生態(tài)、完善基礎設施等在社會主義新牧區(qū)建設中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果,廷·巴特爾所講授的也都是與時俱進的新經驗、新方法,沒有空話,句句實用,不僅造福一方牧民,也成了全國各地建設現代農牧業(yè)的典范。
廷·巴特爾不但熱心助人,也緊跟時代。除了搞培訓,他還帶領牧民成立了股份制公司,加工銷售鮮奶和風干肉,并辦起了“牧民之家”。草原蚊蟲多,啃噬草場又影響牛的健康,他推廣生態(tài)養(yǎng)魚,用燈光把蚊蟲吸引到魚塘。他還鼓勵牧民發(fā)展生態(tài)旅游。
如今的薩如拉圖雅嘎查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(tài)村、富裕村,天更藍、水更清、草更綠,牧民的生活也更富裕,家家戶戶住上了磚瓦房,通了電、修了路、連了網,摩托車換成了小汽車。
在千里草原的一隅,憑著“讓牧民過上好日子”的信念,廷·巴特爾扎根牧區(qū)近50年,探索出保護生態(tài)、發(fā)展經濟、促進增收新路子,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(fā)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廷·巴特爾先后榮獲“全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“全國勞動模范”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”“改革先鋒”等稱號。
作者:鐘華民
資料來源:中國民族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