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沙冒智化
出版社:作家出版社
出版時間:2021年11月
你從大地背面而來/站在夜的對面/從未說過你來自哪里/但我找到了家/你來自一滴露珠/一種純凈的顏色變成了光/所有顏色的底色/是語言的埡口/鋪滿時間和愛的血液
——沙冒智化《打擾一張白紙》
沙冒智化是當今西藏詩壇頗具創(chuàng)作特色和實力的一位青年詩人。他的作品在表現(xiàn)生命本真的同時,極力挖掘生活本質(zhì),將個人的哲思融入細致的觀察中,并以此鮮明地折射出時代的色彩。詩集《掉在碗里的月亮說》是他近幾年詩歌創(chuàng)作的集納,共有五輯108首詩歌。詩集中的作品不僅有對地域文化的闡釋,還有對人生、對世間萬物的觀察與體認,無不體現(xiàn)出詩人歸于內(nèi)心的純粹和真實,以及樂觀、豁達、感恩的人生態(tài)度。
沙冒智化的詩有一種特殊的原創(chuàng)性和審美的獨特性,這是一種既不模仿別人也很難被模仿的個性。他的詩給人的感受是:詩句不是思考而來,而是從心底冒出來的,是通過身體的每個部分感知而來的。可以說,他的詩歌是調(diào)動了全身來寫的,這樣的詩歌會讓讀者產(chǎn)生感官與心靈上的雙重體驗。就該詩集而言,讀者可以讀出故事情節(jié)、生活場景以及詩人的內(nèi)心感悟和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與評價。沙冒智化的詩句是極其感性、富有跳躍性的,豐富多樣的藝術(shù)手法讓詩歌表達靈動、隨性,這既有詩人靈光一閃的偶得,也是詩人厚積薄發(fā)的體現(xiàn)。
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是該詩集的最大特色和亮點。詩集中大量運用了比喻、夸張、比擬、通感、想象、移情、象征等手法,使詩歌充滿個性與想象力。如《廚房詩》,“火和水的交叉聲,抓著勺子/喉嚨中疲倦的烏煙和火骨/碰撞出來的生活和房屋的柵欄/像食物的需求和水面的泡沫……烈火是煤氣灶的裝飾/廚房是食物的休息間/灶養(yǎng)著火,火養(yǎng)著心/灶與火的關系/在廚師手中跳進碗里時/眼睛在勺中呼吸”。又如《炸羊排》,“我的調(diào)料中沒有清澈的眼淚/除了火的速度/要跟得上房租和支出/只要你讓我動手切肉/想起活生生的一只羊/一群羊”。在這些詩句中,詩人通過超越甚至背離現(xiàn)實的書寫,有效、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質(zhì),從而達到某種藝術(shù)真實。
此外,傳統(tǒng)意象的運用在該詩集中比比皆是,詩人將自己主觀的“意”和客觀的“象”結(jié)合起來,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。如在詩集同名詩《掉在碗里的月亮說》中,“客人們讓月光守著廚房的窗戶/鍋里種了一畝向日葵/從此我有了黑夜里的太陽/突然 掉在碗里的月亮說/人只能拯救半個人/我讓火,安靜下來了”,這些不真實的描寫,因反映了詩人真切的感受、真摯的感情而升華為藝術(shù)真實,也構(gòu)筑了詩人自己的語言體系,從而被讀者所接受。
故鄉(xiāng)是詩人創(chuàng)作的原生地,更是滋養(yǎng)詩人詩意的心靈泉眼。沙冒智化對鄉(xiāng)土有著深厚的眷戀,他的作品常以“歸來者”的身份對記憶的片段進行重組和思考。但是,他并沒有囿于特定的地理空間,而是追求將過去的沉湎與未知的新奇相交融,這也成就了他詩歌創(chuàng)作的另一面——發(fā)揮藏族歷史文化和文學傳統(tǒng)的優(yōu)勢,將時代精神、高原生活和民族藝術(shù)熔于一爐。從他的詩歌中,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詩與現(xiàn)實生活的關系。一方面,他把筆觸深入內(nèi)心深處,著力探索千百年文化積淀給藏族群眾思維方式、道德取舍、待人接物等帶來的影響;另一方面,他的詩生動展現(xiàn)了在古老文化與時代潮流的碰撞與交融中,人們走向新生活的心靈歷程。
詩人首先是自然的兒子,沙冒智化在寫作中展示出來的是經(jīng)過風吹、日曬、雨淋后,帶著強烈的大自然氣息的樣貌。在他看似平靜的背后,隱藏了他對于這個時代、對于人類自身命運的關切。他的詩歌往往能帶給人美好的感受,向人揭示人生深刻和本質(zhì)的東西,啟悟道德和良知。
可以說,詩集《掉在碗里的月亮說》集中展現(xiàn)了沙冒智化的詩歌才華和深刻的生命體悟。當然,其中有些詩在語言、構(gòu)思、技巧等方面還需要完善,但總的來說,瑕不掩瑜,作為一名年輕的詩人,他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。正如著名作家次仁羅布所說,沙冒智化從傳統(tǒng)的藏族詩歌中汲取營養(yǎng),將它與當下生活緊密相連,嘗試用藏式的漢語詩歌來表達和呈現(xiàn),這給西藏的漢語詩歌帶來了革命,也開辟出了另一條新的道路。
資料來源:中國民族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