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上裝飾著彝族傳統(tǒng)紋飾的餐桌和板凳,開心地吃起坨坨肉。俄底爾以攝
宰殺好的年豬被放在草堆上焚燒褪毛。 宋明攝
進入11月,彝歷新年的腳步聲就近了。雖然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確定的彝歷新年時間是11月20日至26日,但是有的地區(qū)在11月中旬就已經開始慶祝新年了。
彝歷新年是慶祝豐收的節(jié)日。富于形象思維的彝族人把火把節(jié)稱作“眼睛的節(jié)日”,把彝歷新年稱作“嘴巴的節(jié)日”。過彝歷新年時,家家桌上肉多多,人們喜笑顏開。涼山雖然貧困面還較大,但現(xiàn)在的扶貧力度前所未有。如果有機會,應當鼓勵更多的人走進彝族村寨,感受彝歷新年,了解認識涼山。
彝歷新年在彝語中被稱為“庫施”,這一年節(jié)與彝族十月太陽歷有關。
彝族先民使用的太陽歷,把一年分為10個月,每月36天。它以十二屬相循環(huán),每月3個屬相周,一年為30個屬相周,合計360天,剩余的5天為過年日。由于歷史原因和環(huán)境的變遷,加上彝族內部有許多禁忌,如碰上屬豬、牛、蛇等的日子,或年成不好等都要更換過年的日子。如果上年風調雨順、人畜興旺、五谷豐登,那么下年仍沿用上年擇定的吉日過年,反之則由畢摩另擇佳日。如此年復一年,各地過年的時間差距越來越大,此村與彼村不在同一日過年,最后出現(xiàn)了涼山彝族聚居區(qū)幾乎每一天都有村寨過年的情景。
對于涼山彝歷新年日期不統(tǒng)一這一文化現(xiàn)象,有專家認為,彝歷新年的形成與生產方式有關,是彝族農耕文化的表現(xiàn)。居住的地方不同,收獲的季節(jié)不同,加上涼山彝族聚居區(qū)過去一直沒有統(tǒng)一的政權,這些因素導致涼山各地彝歷新年的日期也有所差異。各地不統(tǒng)一過年是彝歷新年的特點,這個節(jié)日是長期形成的,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(xiàn)。
2009年3月,在涼山州政協(xié)十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發(fā)言中,來自金陽縣的政協(xié)委員吳依波建議統(tǒng)一彝歷新年的時間。這一建議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,最終,涼山州確定每年11月20日至26日為彝族年?! ?/p>
殺年豬,是彝族人迎接彝歷新年的重要活動之一。殺年豬前,彝家人要先祭祀神靈和祖先。在彝族村寨里,殺豬是講究順序的,先是畢摩家,然后是普通人家。這充分體現(xiàn)了村民對畢摩的敬重。
彝家人褪豬毛的方式比較獨特,不使用開水沖燙,而是把豬放在草堆上用火燒,然后再用刀刮去豬毛。草堆被點燃后,豬肉的香氣便彌漫在空氣里。
坨坨肉是彝歷新年必備的美食。年豬被宰殺后,一般放在竹席上分割,有的被抹上鹽和花椒晾成臘肉,有的則留下來做坨坨肉。坨坨肉因被切成坨狀而得名,大的如拳頭,小的如核桃,在放入涼水的鍋中煮食,僅三沸就撈出。把肉放入容器中,加鹽、木姜子等調味料,便做成了有名的坨坨肉。
彝家人過年除了吃坨坨肉外,大多還要吃雞肉。這一天,家家桌上肉多多,素菜一般僅有一盆酸菜湯,這是解油去膩的美味。
過去,彝家人生活困難,但過年和婚喪嫁娶之時也能吃上肉。彝家人熱情好客,即便再困難,也會捉雞殺豬招待客人?,F(xiàn)在,涼山雖然貧困面還較大,但扶貧力度前所未有,不僅政府投資金、派干部幫扶,社會捐助的力度也很大。如果有機會,應當鼓勵更多地人走進彝族村寨,感受彝歷新年,認識了解涼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