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江大峽谷及其兩岸的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層巒疊嶂,危巖聳立,懸崖陡峭。谷中水流湍急,洶涌澎湃。自古以來,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,正所謂“巖羊無路走,猴子也發(fā)愁”。整個怒江只有幾處水勢稍緩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擺渡,除此而外,其它地方既無法架橋,又不能涉渡。兩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這種古老的渡江工具往來飛渡,保持著彼此間的交往與聯(lián)系。
吊橋(攝影:劉軍)
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設施。溜索的制作方法,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細的大索,然后橫拉于江河之上,固定在兩岸的大樹、木樁或石崖上,即成溜索。
溜索分平溜、陡溜兩種。平溜用一根溜索,基本平直,沒有傾斜度,來往都可以溜渡,開始用腳一蹬的慣力滑行,滑至江心時會停止,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對岸,平溜費時、耗力;陡溜有一來一往的兩根溜索,傾斜度大約二十五度,靠著傾斜度,倏地一溜而過,互不影響。
溜索有竹索、藤索、鋼絲索。竹、藤索是用十多片竹、藤精心編扭而成,十分結(jié)實,兩端各系在粗壯的樹干上或突兀的巖石上,用挖成半圓凹槽的櫟木作滑板,往溜索上一卡,再把長長的麻織的繩子一折為二,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繩之上,再用余下的繩子兜住大腿;另一股勒住腰桿,打牢扣結(jié),雙手緊抱溜梆,頭一偏,腳使勁一蹬樹干或巖石,腿一曲,頓時臨空,朝對岸飛去;鋼絲索配有先進的滑輪。
人們用溜板(溜梆)作輔助工具,沿竹索從空中滑過。溜板是長四公分,寬約兩公分的槽形硬木,背面鑿有兩個對稱的用以拴繩的長孔。使用時將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,用麻繩或皮條穿過長孔,牢系于腰間,然后以仰臥的姿勢手握溜板,即可以順勢滑下。
怒族人發(fā)明和使用的溜索,據(jù)說最早是看見蜘蛛在樹間織網(wǎng)、來回爬行而受到啟示的。同時,過溜索要有膽量、技巧。每逢年節(jié),沿江各村寨都要舉行過溜索比賽,目前已成了一項民族運動項目并躋身于民運會,極大地豐富了當?shù)氐拿褡逦幕kS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(fā)展,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幾座現(xiàn)代化的橋梁,但溜索這種傳統(tǒng)交通工具仍然橫亙于怒江之上。
參考資料:360星座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