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族性格豪放,能歌善舞。滿族舞蹈歷史悠久,具有鮮明的薩滿風格和地域特征。滿族舞蹈按表現(xiàn)形式可分為民間舞和宮廷舞兩大類。滿族民間舞更兼有薩滿祭祀特質(zhì),如《腰鈴舞》《單鼓舞》《銅鏡舞》等,可能只有現(xiàn)時流行的《滿族秧歌》例外,純屬民間舞范疇。而滿族宮廷舞又多具復排再創(chuàng)性,主要包括《莽式舞》《慶隆舞》等舞臺表演形式。
圖為木蘭圍場縣慶篝火晚會滿族傳統(tǒng)舞表演 老鐵攝影
滿族民間舞
滿族先民信奉薩滿教,在舉行祭神、祭天、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時,都以歌舞形式進行,薩滿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。跳神時,薩滿頭戴神帽,腰系銅鈴,手執(zhí)抓鼓,著神衣神裙,伴著神器有節(jié)奏的聲響,邊跳神舞邊唱神歌。先在屋里跳,然后到院外跳。祭祀歌舞表現(xiàn)內(nèi)容主要為贊頌祖先功德,保佑天下太平,祝愿風調(diào)雨順,祈禱病除災消等。于是,腰鈴舞或“抓鼓腰鈴舞”之雛形就此問世,繼而演化成為熱烈奔放的滿族民間舞蹈。
腰鈴舞,尤其是“抓鼓腰鈴舞”,最終變成鏗鏘有力的男子群舞形式,顯然與其崇尚騎射之威武風格密切相關?!白ス摹币耘Fぐ?,再用皮條將皮面勒緊、系于鼓背面中央的一個鐵環(huán)上。舞時抓住鐵環(huán),既可敲擊,亦可旋轉?!把彙睘殂~鑄喇叭形,長約二三寸,連成一串系于腰后,互相撞擊發(fā)出悅耳的響聲。
不妨想像一下,幕簾徐徐拉開,現(xiàn)代性的舞臺抓鼓腰鈴舞盛裝亮相:演員們頭戴“鷹神”之冠,左手持抓鼓,右手握鼓鞭,邊邁豪放的馬步邊敲擊抓鼓,進退有力有度;同時晃動腰部,系在身上的銅鈴鏗鏘作響。舞至高潮,又表演起“張飛片馬”“蘇奏背劍”“就地十滾”等前翻后滾系列動作。鼓舞錚錚,威風堂堂??那場面真夠震撼! 滿族民間舞,還有一種類似的“單鼓腰鈴舞”。其“單鼓”則與漢族巫人進香祭獻時所用的鼓相同。單鼓動作分胸前、肩前、腹前與護背鼓等;耍鼓時,又有翻腕片鼓、抖鼓、纏頭鼓、背鼓等多種技巧。腰鈴舞法則有轉擺腰鈴、旋飛腰鈴和跪步腰鈴等。單鼓動作特點,也是左手舉鼓、右手持鞭,但腳步類似秧歌步中的“太平步”“十字步”,也有鼓擊碎點、雙腳“蹉步”“騎馬式”及“大踢腿”等耍單鼓動作。
滿族民間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,或稱扭秧歌、鬧秧歌,以鑼鼓伴奏,“舞畢乃歌,歌畢乃舞”。是化妝的群眾歌舞表演形式。逢年過節(jié)尤其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最為熱鬧,每逢此時,各村屯都組織秧歌隊到各邊表演,表演者往往還有各種扮相,或旗人或書生,或老翁老嫗,交錯歌舞,有說有唱。還有徒步、高蹺之分。若兩秧歌隊相遇,即行“抗肩禮”以示互敬。
相對漢族秧歌,滿族秧歌隊伍中增加有反穿皮襖、身挎串鈴、手持鞭子和身著八旗官員服飾的人物,人物動作包括對刀把、碰肩、抱腰等滿族特有的數(shù)十種禮節(jié)動作,還模仿鷹、虎、熊、蟒等動物姿態(tài)。近年來,農(nóng)村地區(qū)發(fā)展變化很大,滿族秧歌也從內(nèi)容到形式更趨豐富,因而在群眾中也愈發(fā)流行起來。
圖為河北唐山市遵化五道洞滿族風情村滿族秧歌表演 老鐵攝影
滿族宮廷舞
滿族宮廷舞成型于清代節(jié)慶、出征、凱旋、慶典、筵宴等多項宮廷活動。除延續(xù)其傳統(tǒng)歌舞要素外,還承傳有一些中原王朝歷代沿續(xù)下來的禮樂制因素。滿族宮廷舞主要有《莽式舞》和《慶隆舞》。而《慶隆舞》又源于《莽式舞》。
滿族先民早期舞蹈基本動作,主要為舉一手于額,反一袖于背,盤旋作勢,一人領唱,眾人以“空齊”之聲相和,加強節(jié)奏?!懊娇正R舞”由此得名。其實,“莽式”即為滿語“瑪克”(舞蹈)的譯音。莽式舞粗獷有力,動作幅度較大,多為威武的騎士步,此與滿族先民尚武、精騎射有關。
《莽式舞》多在筵宴和喜慶場合中出現(xiàn),故又稱《筵宴喜慶歌舞》。這種舞場面富于變化,表演形式分“男莽式”“女莽式”及“對舞”“襯舞”等數(shù)種。從其源頭而言,還分“東海莽式”與“巴拉莽式”。
戲劇藝術學院舞蹈《寸子舞》 (編者收藏)
東海莽式舞蹈內(nèi)容主要表現(xiàn)婦女織網(wǎng)、捉魚,男子狩獵、征戰(zhàn)。男女分別執(zhí)鼓、鈴和白綢同舞,還表演“斗怪蟒”等情節(jié),然后男女歡舞,喜慶豐收。主要舞蹈動作有數(shù)十種之多。巴拉莽式,也叫“野人莽式”。巴拉人為滿族一支,居牡丹江西部張廣才嶺山區(qū),從事狩獵,清代中后期下山定居,保持每年春季祭天、祭山習俗。儀式先是薩滿跳神,后由男女青年表演此舞延續(xù)至深夜。據(jù)說舞者皆赤膊披發(fā),男著豹皮裙,持手鈴,女著柳葉裙表演。舞蹈原有八段,現(xiàn)傳下來的有“開門紅”“滿堂紅”“二點鼓”“整陣容”“喜火樂”等五段。
《慶隆舞》,也稱《隆興舞》或《揚烈舞》,是在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一種場面性舞蹈,也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具滿族特點的舞蹈,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跡。乾隆年間命此名。用于宮廷盛大筵宴之上,多由王公大臣與司舞者共同表演,舞蹈場面宏大,僅樂隊就達百人規(guī)模。
作為《慶隆舞》前身,“揚烈舞”早年流傳于東北滿族聚居區(qū),每逢春節(jié)時表演。進入宮廷后稱作“慶隆舞”。舞者著戎裝扮八旗軍士,另有人扮民間傳說中的“媽狐子”,表現(xiàn)軍士騎馬持弓射殺怪獸等情節(jié)。清人姚元之《竹葉亭雜記》云:“慶隆舞,每歲除夕用之。以竹作馬頭,馬尾彩繒飾之,如戲中假馬者。一人屣高蹺騎假馬,一人涂面身著黑皮作野獸狀,奮力跳躍,蹺燒者彎弓射。旁有持紅油簸箕者一人,著刮箕而歌。高燒蹺逐此獸而射之,獸應弦斃,人謂之‘射媽狐子’。此象動之舞也?!鼻迥m廷表演此舞的形式與上述不同,《欽定大清會典》載:“揚烈舞,戴面具,三十二人,衣黃畫布者半,衣黑羊皮者半。跳擲象異獸,騎禺馬者八人,介胄弓矢,分兩翼上,北面一叩興,周旋馳逐象八旗,一獸受矢,群獸懾伏象武成?!薄稇c隆舞》是彰顯八旗官兵騎射武功,歌頌先祖英武業(yè)績的舞蹈,突出先民漁獵與騎射文化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