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族居住在我國西南地區(qū),云南楚雄、四川涼山是主要聚居區(qū)。彝族醫(yī)藥是人們在與自然條件相適應的過程中長期積累的成果。由于受當?shù)靥赜械木幼…h(huán)境、地理氣候條件和生產、生活實踐影響,彝族醫(yī)學對病癥認識的基礎理論體系學說是“天人相應”,“陰陽五行”。在病因、病機方面強調“熱證”、“毒證”、“箭證”、“蠱證”等,所以在治療方面既擅長用藥也擅長外治,特別是在排毒、通脈,治療骨折、風濕、蛇傷、感冒、心腦血管等方面有獨到之處,在診斷方面同中醫(yī)一樣也有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。
彝醫(yī)藥書籍
彝藥分植物、動物、礦物三部分,數(shù)量達千種,以植物藥和動物藥為主。彝族多居于山地,周圍環(huán)境中動物藥資源極其豐富。彝醫(yī)使用動物藥源于古代彝族先民,公元10世紀末的古彝文醫(yī)書中已載有動物藥的種類和功效。16世紀中葉的《雙柏彝醫(yī)書》中收載了動物藥92種,占全書藥物的30%。清初的《彝族獻藥經(jīng)》中記載的動物藥比重更大,占92.8%;可見彝族對動物藥的使用頻率是較高的。
彝醫(yī)善于使用動物的膽、肉、骨、血、油等治療疾病。如《彝族獻藥經(jīng)》中收載的動物膽、肉入藥各占一半;《雙柏彝醫(yī)書》中動物肉入藥的占24%,膽、骨類藥也占相當比例。
彝醫(yī)使用動物藥在中國歷史上早與漢族有過藥物交流。早在《名醫(yī)別錄》中已指出彝區(qū)之永昌、益州等處產麝香、犀角。20世紀40年代在涼山彝區(qū)考察的學者,記錄了涼山地區(qū)盛產的鹿茸、麝香、熊膽、穿山甲、蛇等名貴動物藥。
彝醫(yī)藥材多以鮮品入藥為主,并且使用單味藥居多,常見的用法有搗爛、揉爛、外敷、咀嚼、熬水內服和燉雞肉服。
彝醫(yī)善使用藥酒治療疾病,亦有悠久的歷史,是彝藥的特點之一。彝酒是用谷類和曲釀成。彝族用酒治病方法各異。常見的有酒泡藥(藥酒);以酒(或甜白酒)為引煎藥;以酒兌服藥汁(或藥粉);以酒調藥外敷或點火酒。這些都是彝族醫(yī)藥中的古老傳統(tǒng)醫(yī)療方法??梢姡圃谝妥逅幍氖褂弥姓加兄匾恢?。
彝族仰賴云南、四川豐富的藥材資源,有自己獨特的治療特色。在治療方法上主要有“外治法”和“內治法”?!皟戎畏ā敝饕靠诜幬飫┬陀袦珓?、丸劑、散劑、酊劑?!巴庵畏ā庇型獍?、外敷、燒火、熏蒸、放血等。由于彝族長期生活在高山林區(qū),自然環(huán)境惡劣,造成的刀傷、箭傷、跌傷、蛇傷等外傷較多,故彝醫(yī)多善于治療外傷、解毒。例如以麝香治蛇傷、熊膽治牙痛、紫花地丁止血、接骨丹治骨折等。著名的云南白藥就是彝藥。特別是“靈丹草顆粒”,是彝藥藥材靈丹草的有效成分提取物,生長在云南楚雄的村旁、田埂路邊,被彝族地區(qū)的人民用了近千年。內服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,外敷用于蚊蟲叮咬、外傷。就是這個產品在抗擊非典時發(fā)揮了作用,作為臨床治療的有效選擇藥物之一應用臨床,在2003年這個產品完成了1.4億元的年銷售額。